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考研的这场挑战也不外如是,各类考生在备考及专业院校的选择过程中,不但要付出不亚于他人的努力,同时对于国家研招政策的各项调整及变化也需要保持敏感,以便于在复习备考及专业院校选择的过程中,及时获取资讯,科学调整. 印校园考研网要给大家分析解读的便是近几年研招政策的变化,对考生们专业院校选择产生的影响.
一、民办院校获取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让广大考生有了更多选择
2011 年 10 月,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我国首批五所大学获得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打破了仅公办院校能招研究生的局面,这五所民办高校分别是: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西京学院、河北传媒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由此广大考生在院校选择时,又多了一个选项 民办高校.接下来,编者就民办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和研究生培养的优劣势给大家做解读.
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优势有:复试要求低,通过率高,基本过线就能走;同等学力考生报考限制较小,允许跨学科且几乎没有附加条件;民办院校奖学金优渥且覆盖面广,多数考生一旦入学便享有奖学金,如西京学院 2016 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提到,凡是考取西京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能获取的奖学金为 10-12 万,大大减少了考生在读研期间的经济压力.
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优势有:民办高校的学制为 2-3 年不等,其中以 2 年到 2 年半的学制居多,能降低读研期间的时间成本;民办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相对而言更注重实用性,往往和社会企业实行联合办学,毕业后的就业通道比较明确.
民办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的劣势在于:目前民办高校所招生的专业很少,且只招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硕士,如 2016 年,北京城市学院招生的专业仅限于社会工作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音乐、电影、广播电视、美术、艺术设计)这四类.选择范围狭窄,将多数考生拒之门外;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即便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获得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样是由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办所颁发的,但是在多数人心目当中含金量依然不高.
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劣势:民办高校2012 年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缺乏培养高学历人才的相关经验;与公办院校相比较,民办高校缺乏学术积淀、教育资源以及优秀的导师队伍,这些短板不是能在一时间补齐的.
经过编者的分析,相信有不少同学此时会迷茫,既然民办高校的优势和劣势都这么鲜明, 那么作为考生,到底应不应该选择民办院校呢?在这里编者的建议是,当然不能将民办高校作为院校选择的首选,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实力与第一目标院校要求差距甚远, 又要一次性考上研究生的考生,可以将其列入考虑的范畴,此外同等学力考生或者家里经济比较困难的考生,也不妨多留意一下民办高校.本节后附五所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情况的具体分析,共广大考生参考.
二、全日制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间接降低了考研的难度,让跨专业报考或报考名校的同学拥有更大的机会,我国自 1991 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到 2008 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 86.5 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 24.6 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自 2009年,国家讲专业硕士增至 38 个类别,且多数针对应届本科生进行招生后,报考全日制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连年攀升2016 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 177 万考生中,48%报考的是专业硕士,其中报考专业硕士的以在校应届生为主力,即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已在专业硕士中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除了在招生人数方面的大力扩张,相应的辅助政策也逐步出台,如教育部在 2010 年 3 月25 日公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这两份文件表明了从 2009 年开始扩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将进一步享受国家在“资助”“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随着专业硕士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块“香饽饽”越来越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那么这点和院校专业的选择有什么关系呢,编者通过一个考生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说明.
2013 届的一位应届考生,冲击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专业(学术型)败北,二战依然非西交大不考,但听说交大分数线极高且保研人数多,一再踌躇.经编者建议,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的金融硕士(专业型),结果以初试 368 分的成绩进入了复试并且最后被录取.据同一届考金融学(学术型)的考生说,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学术型)能参加复试的考生,初试成绩都在 380 分以上.我们这位考全日制型专业硕士的考生,可谓是“专业未换,名校梦圆”.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扩招,不仅让考生在专业院校选择这个问题上有了更多选项,同时也间接的降低了考研的难度.因为随着专硕的扩招速度与考生对全日制专硕认可度的提升未到达一致,学术型硕士目前依然是考研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类型,出于国家政策的鼓励以及全日制专业硕士报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等条件,造成了各研招单位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过程中表现出,招生名额多,复试要求低,保研率低的特点.
如此看来,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前景可谓是一片大好,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随着考生对全日制专业硕士认可度的提高,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教育部曾指出,预计 2020 年,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比例在 7:3,且未来长时间内保持这一比例.这说明,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报考的优势,是一段时期内的,还在犹豫是不是工作几年之后在考研的同学们,一定不要再犹豫了,目前乘着政策的东风,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考研,是明智的选择.
三、破格复试并非报考名校考生的救命稻草,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政策依据缺依然依然重重阻碍
对于 2015 届的考生而言,国家研招政策方面最大的惊喜莫过于“破格复试”了,在《201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对已初试公共科目(政治、外语等)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专业的复试,简称破格复试.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志在科研且能力突出,但是基础学科略逊或者只是在初试中没发挥好的考生也有了被破格录取的机会.针对“破格复试”政策,由于目前只实施了一年,对于多数考生而言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进行考证,编者先将该政策做通俗的解读,再分析该政策针与专业院校选择之间的关系.破格复试需满足的一般条件有:一、政治或外国语分数不足且差距较小,百分制科目往往差距不多于三分;二、业务科或总分成绩很高,一般指的是业务课 140 以上,或单科排名前 5 名以内;三、在相关领域有突出表现者,具体表现为在本科期间于相关领域有发表论文, 授予专利(一般公开专利不可以)、高等级竞赛获奖,也有些学校采取招生所在院系评审的方法,即系负责人或相关人士进行评估.这条政策对于所有考生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在进复试的过程中多了一个机会,但是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这个好消息一定不能作为择校择专业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尤其是要考名校的同学.
编者曾遇到过一批这样心态的考生,目标是 34 所自划线院校中的某一个,专业课信心满满,提起英语来忧心忡忡.众所周知,自划线的单科线普遍高于国家线,其中百分制的科目, 差距在 5-10 分之间根本不足为奇,甚至像工学这样的门类能差15 分以上,也无怪英语成为众多考生进入复试的第一障碍了.许多考生得到了“破格复试”的消息后,就把它当做了考上名校的一棵救命稻草,但是这样的想法是种误区.因为破格录取是国家政策,但是各个招生单位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有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的权限,尤其是自划线院校.
翻看近几年 34 所自划线院校的复试通知,我们不难发现,有部分学校是在国家公布“破格复试”政策之前便有了类似的规定,但是这样的规定通常指针对生源不足的少数专业或者是专业本身为研究生报考的冷门,由此可见,自划线院校的“破格复试”乃至“破格录取” 政策执行的背景是该专业招生过程中有缺,这样的专业一定不是该校的优势专业或者考研的热门专业,并且能获取破格复试资格的人数比例极低;而有部分院校,在公布本年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里,根本没有涉及到关于“破格复试”的内容,待考生致电询问后,对方研究生招生部门的回答是:《201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第五十三条规定指出,合格生源(含调剂生源)充足的招生专业一般不再进行破格复试.学校根据报名考试是否充足是由选择是否采取破格复试的权限的.
除此之外,详细研究“破格复试”,我们还发现,通过“破格复试”被录取的考生属于计划外招生,是不享受国家及学校奖学金的,且“破格复试”考生不得调剂,这也算是“破格复试”的弊端.因此奉劝抱有侥幸心理考名校的考生们,破格复试并不是考上名校的一根救命稻草,实际的操作要结合目标的政策要求,自身具备的相关条件等一系列因素,切不可盲目报考.
国家政策对于考生们而言,更多是一些宏观层面上的,对于考生如何选择专业院校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若将这些宏观的规范和目标院校的相关要求结合起来,对于专业院校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更科学,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