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朋友,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考研国家线以及34所高校自主划线可能还要再等候半个月才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考研及复试的讨论被时间冲散了,似乎很多人已经等待的麻木。可能半个多月前,自己还非常焦虑复试、调剂、二战、找工作、出国、考公务员等事情,我们需要做一个选择,非常艰难的选择。
作为一个有着比较不一样经历的小编,今天想分享自己周边的同学、朋友作出不同选择后,他们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希望通过给各位简述他们现在的情况,可以给各位选择的时候提一提思路。
小编16年本科毕业,已经参加工作将近4年了,去年考上了同济,是19级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我同年毕业的朋友有以下几种类型:
1.工作
和我同样出来工作的人大部分混的还可以。我们专业是传说中的四大坑爹专业之一的环境工程,我的朋友们大部分都在中建这类大型施工单位,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收入也还能跟得上。
有几个同学已经买了车,个别厉害的同学在青岛买房,(当然家里也给与一定的帮助),这块硬骨头在他26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啃了,个人感觉很不容易。这里说明一下,我们出来工作的几个同学都不是家里有矿的类型,都是自己辛苦干活干出来的。
2.工作一半了去考研
我们这一帮同学有几个因为不满现状,辞去工作考研,因为运气原因,并没有成功,有继续考的,也有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实话说,我特别敬佩他们的精神,像我这样的人就是缺乏勇气,抱着现有的工作不放,大部分的事情都只能在养活自己的前提下进行。试想我的这几个辞职的同学如果考上了研,现在过着研究生生活,他们的未来或许更加难预测了。
3.调剂
我周边有朋友考湖南大学,第一次失败后决定二战,第二次因为种种原因调剂到了湖大的非全日制,在他考上之后,在长沙找了份比较轻松的工作,今年要从学校毕业了,已经签到了一家不错的单位,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我这位朋友本科学的生物,考研跨专业到了金融,经过自己努力,解决了生物专业本科找工作的一些问题,成功进入当下比较热门的金融行业。另外还有个朋友也是跨专业考研,同样通过读研,由建筑变为会计,毕业后直接去做会计的工作。考研是一个考研更换行业、专业的方式。
4.一次考研成功
考研成功的这部分同学大部分去年已经毕业,个别同学今年才毕业,然后这部分人里面绝大多数参加了工作,去的单位也是比较好的,并且大部分都在技术岗位上,虽然他们刚毕业,可能没有多余的钱,甚至毕业收入不如同级本科同学,但是他们的上限很高,未来的路还很远,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曾经民间流传:毕业之后三年一道线,同学们会出现差距,五年又是一个坎,十年之后,会见到很大差距。不过,现在看来,三年过去了,我的同学们、朋友们都很优秀,没有出现很大差距,都继续在自己的生活里奋斗、拼搏。20多岁,只要不停往前走,就是优秀。
5.本科毕业出国
出国的朋友毕业后考雅思、托福出国,大部分国外的硕士比国内要短,有些朋友就留在了国外,实际从我周边的情况了解下来,在哪里读研就在哪里工作的概率很高,各位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包括调剂院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有些朋友从国外回来,正常在国内工作,我个人感觉,不能说他们有非常大的优势,也不能说他们比国内读研毕业要强多少,但是至少他们能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工作,比本科生有更多更广的选择。
之前有个同学和我聊天,谈论到今年340万人竞争研究生考试,想要考到国内顶尖高校一流专业是非常困难的。他举了一个例子,谈到考墨尔本大学和考清华大学,说国内考去清华的难度比从国内考到墨大的难度要高,而在很多世界大学排名上墨尔本大学排名比清华大学靠前。这里只是分享一些民间的说法,不发表任何意见,谈论到的现象可能只是表面,因为我没有出过国,没有经历过具体事情,自然也没有资格去评论。
6.考公务员
本科考公务员也是一条很多人选择的路,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不错,但是从时间节点来看,现在这个时间已经无法参加国考了。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的市考应该也延后了。
从我朋友那里了解下来的信息显示,他个人建议在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二者选一,因为这两个考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都需要很长时间去准备,考试的时间又很接近,考研是每年12月,国考是每年11月,市考分地区,有的地区早比如北京上海,12月考试,有的地区晚,比如辽宁省,等到次年3月,4月才开始考试。之所以二者要做个选择(排开个别学霸能都准备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考研失败后再去赶各个地区的市考,或者再准备次年11月的国考,那么你就不算应届生了,国考以及市考的招聘岗位很多都只面对应届生,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专心做一件事,要么参加考研,要么就走考公务员路线,两条路同时走的难度非常大。
7.复试
关于复试我想说一些不同的情况,希望各位能从中体会到一些选择的思路。我认识一个同学,考同济全日制的环工专业,然后她当时出现了个很尴尬的情况,可能也是很多人会遇到的,就是分数刚好卡在复试线上,上面的人竞争不过,然后让调剂去校外又觉得不划算。但是运气比较好的是能够参加校内调剂,最终被调剂到农学院做环境工程相关的研究,现实可能很多这种情况,环境学院的老师和农学院的老师有项目合作,然后就有这样的学生被夹在中间,区别在于她毕业时候不是工学或者工程硕士,而是农学硕士,在找工作的时候,她给别人解释了来龙去脉,虽然她是农学硕士,但是做的研究和所学的东西还是环工相关的,现在看来差别只在文凭的上的几个字,并没有影响他找工作。选择调剂给了她这样的一个机会。
我还有一个同学考的是计算机专业,他遇到同样的状况,当时能校内调剂到工商管理,但是他没有做这个选择,直接二战。后来他知道一件事情让他追悔莫及,工商管理专业导师与计算机专业导师有类似大数据之类的合作(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也就是说,他如果去年调剂工商管理,现在可能不是焦急地等成绩,而是回到计算机的研究,走到我之前说的那位农学硕士一条路上。